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40

假設人的生命史可以回應時代的思想,形成另一種歷史敘事,那李仲生(1912-1984)的抽象藝術,便是臺灣正遭遇政治環境劍拔弩張之際,生存在中日戰爭至戰後白色恐怖的肅殺氛圍裡所產生的作品,就如他在創作自述裡揭示的繪畫立場:現代繪畫是反傳統的,因此李氏也反對西方自文藝復興(Renaissance)迄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期間的傳統繪畫。簡言之,他反對的是因學院主義過分重視自然形象的描摹,強調「再現」物體,而造成對個人創作表現性、獨創性的壓抑。 此幅《作品1640》,為一黑與白交織而成的水彩畫作。由左上方一小區塊不透明白色線條作為引導觀眾視線的源頭,延續著近似白的灰階至畫面中央,再交混著黑、淺灰與灰白製造出多種層次。筆觸在紙面來回遊走,混雜著乾擦與滴流的效果,形成從左上方複雜細密交錯的細線至左下方暈染成面的流動狀態。大片刷染的灰黑色面占據了畫幅的三分之二,其中夾雜了弧形圓圈、發散狀的線條表現,勾勒出相互交纏、互相抵制的非具象形體,形塑出平面中的立體空間,展現藝術家創作時感性、理性的矛盾情感與隱匿於內心深層紛雜不安的情緒。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