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35

在中國近代發展史中的學院式教育過程中,李仲生(1912-1984)代表的是反學院式教育的先鋒,在他的創作裡強調:「前衛繪畫並不是一種畫派,而是一種創作的態度和觀念。它不再表現詩情畫意也不再敘說一個故事,而是要使美術回歸純粹的繪畫上。」簡言之,畫家在追尋現代繪畫本質的路上無規則可循,比起描繪具象的實體,非敘述性的繪畫表現更能體現創作者個人內在對於世界的傳達。 在作品《1635》當中,畫面主要由天藍與白色組成,去除多餘的顏色,以簡單的的純白與天藍堆砌而成,綜觀畫幅整體而言,主要天藍色塊凝聚於畫心中央偏下方之處,以來回刮擦的方式將筆快速移動於畫紙之上,同時輔以不透明的白色顏料刷痕穿越游移其中,飛舞的筆觸在中央畫圈、勾勒出半圓弧線的樣貌,動靜之間自然融合成粉藍色。在結構方面,畫心以外三分之二的空間並非純然空白,而是以淺淺的天藍色輕刷底色,猶如清水透澈的表面,飽含水分的筆觸緩慢流淌於畫面上,中間以濃重的顏料疊加出雙色的繪畫表現。李氏保留傳統墨彩熟悉的濃淡、輕重掌控方法,雜揉現代藝術的觀念,緩慢藉由筆線的或多或少、亦快亦慢的抽象表現,一一吐露現實當中的難言之隱。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