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28

1949年來臺的李仲生(1912-1984)正逢臺灣政治戒嚴的時期,在這樣高度緊張、戒慎恐懼的環境之下生活,藝術家們唯有透過創作的方式隱藏自身內在潛意識(或稱無意識)裡的欲望與想像,李氏更是如此。在他的繪畫生涯中,承受了現實環境困窘、拮据難捱的經濟條件及極度封閉的藝術風氣,他逐步以抽象形貌取代具象物體,培養個人獨到的繪畫風格,以實現現代主義的核心精神。 《作品1628》採水平方向的長形畫幅,全幅運用線條勾勒與乾濕筆觸組成。在色彩方面,水藍與紅色的對比組合,以左上右下對角線的分布,李氏以降低飽和度的方式,讓對比的雙色平衡了原先對峙的狀態,流露出平和寧靜的氣氛。色調的濃淡深淺,影響觀者視線的移動,水藍色環繞著中心的紅色向外溢散、流淌,並包圍畫心少許點綴的紅色,形成同心圓的結構組成,與畫面留有的少許空白區域相輔相成。在線條的表現面向上,鮮紅色以乾刷的方式揮灑筆觸,相應於水藍色濕描和暈染,迴旋流動的破碎鮮紅線條,與其相搭配,彼此一快一慢,構成畫面的韻律感。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