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18

李仲生(1912-1984)在1930年代留學日本時期,除了在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接觸到了形而上(Metaphysics)、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思想等繪畫理論,更參觀了當時舉辦的「巴黎・東京前衛繪畫原作展覽會」,展覽涵括了20世紀重要的前衛藝術畫作。無論是在研究所內「二科會」的老師們——尤其是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 1886-1968),或是此次的展覽都對他產生了莫大的啟示與影響。 《作品1618》以藍、黑、紅三色為主,這是李氏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用色搭配,也具有強烈暗示國劇臉譜色彩的象徵意涵。就層次而言,作為襯底的紅色以及些許的藍色皆以渲染的方式,沖淡了色彩的飽和度,而上方的黑色則因本身的深沉得以將其掩蓋。最上方的層次則是大面積分布在畫面的藍色,在色彩上雖不如黑色晦暗,卻因顏料達到飽和而重疊在上。在畫面周圍則以乾擦的筆觸刷出斑駁的散狀顆粒,與中央的色塊呈現出鮮明的對比。特別的是,李氏並未將藍色填滿畫面中央,反而留下如洞口般的視野,使觀者能夠藉由觀察,穿透色彩的層次進入藝術家的精神空間。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