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15

李仲生(1912-1984)曾提及,所謂現代繪畫的真實性,乃是「精神的真實性」,他認為「沒有一種藝術品不需要(沒有)『真實性』而能夠存在,且有其存在價值」。他亦說:「現代繪畫之能夠被公認為二十世紀的世界性繪畫,便是因為它是內向的含有人類內面的精神的真實存在」李氏將精神的基礎放在第一位,技術的基礎放在第二位,著重於藝術家個性的表現。 《作品1615》,紅、黑二色,以碎裂的片狀向外發散,彷如有股不可視的隱形強烈衝擊力,在畫面中心凝聚並爆破,衝撞出色彩瞬間受到撞擊的運行軌跡。幾道纖細筆跡,由中心朝向外圍,堅定且疾速地移動,加強了畫面中色彩與形體運動的方向性與律動性。未有任何底色的畫面,卻包容出更大的空間想像,亦交織出心象的永恆與無限。李氏創造出看似失序、混亂,實則是掙脫外力的控制與限制,流露其內在意識自由奔走的直覺狀態。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