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03

假設生命史可以回應時代思想,形成另一種歷史敘事,那麼李仲生(1912-1984)的作品便是臺灣正遭遇政治環境劍拔弩張之際,介於中日戰爭至戰後白色恐怖肅殺氛圍下的產物,就如他在創作自述所揭示的繪畫立場:現代繪畫是反傳統的,因此李氏也反對西方自文藝復興迄印象主義期間的傳統繪畫。簡言之,他反對的是因學院主義過分重視自然形象的描摹,強調「再現」物體,而造成對個人創作表現性、獨創性的壓抑。 《作品1603》裡僅以對比的紅、綠色摻雜著大量不透明的純白,將色彩集中在畫心中央偏右之處,其他地方大量留白。鮮明的墨綠色縱線從上而下,由右而左形構出弧線,隨興的線條劃過不透明底的純白,混合成粉綠色、粉紅色,結合了右側的幾筆豔紅。在極度鮮豔相對映的紅與綠之間,李氏透過白製造兩者模糊的交界,使顏料隨著自在飛舞的筆觸顯現虛與實,動勢奔放的塗抹於紙上交疊為肌理,營造出深、淺變化與強烈的視覺效果,呈顯藝術家創作時滿懷熱忱、激情的心緒狀態。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