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539

在臺灣藝術史中,李仲生(1912-1984)以啟發性的教學影響聞名。其中最知名、直接受到影響的藝術團體為「東方畫會」。其在成立之初,李氏並未給予讚賞之聲,並於1955年關閉畫室,不告而別。考量當時仍為戒嚴時期,團體集會仍有可能遭受審查定罪,加上黃榮燦(1916-1952)遭槍決的事件,使李氏更加謹言慎行。憧憬海外畫會團體興盛的自由風氣,成員於1956年申請成立團體未獲准,決定先以展覽形式進行活動,1957年正式成立,舉辦15屆展會並結束活動後,才較常與李師碰面。以現今視角而言,仍為勇於突破現狀、具開創性的歷史事件。 李氏的抽象水彩作品經常雜揉多種色彩,亦有以類水墨形式筆觸完成創作的作品。《作品1539》的創作形式即趨近水墨畫。近畫面右方可見深色細線以水平和垂直的曲流細條,延伸至左方,及圓弧狀的迴圈。在線條周圍,沾取更多水分刷染,隨筆觸流轉、分岔,呈現氤氳之勢。畫面右方可見長形白色塊面,應為穿透紙材的留白痕跡。以西方創作媒材,融合東方書畫創作形式,或為李氏實踐傳統繪畫現代化的方式之一。 出處:陳乃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