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536

1937年對日抗戰前,李仲生(1912-1984)仍在日本留學。由其求學軌跡可知,他以現代美術、前衛而西化的思潮為創作志向。結束「決瀾社」展出後,李仲生毅然坐上開往日本的「諏訪丸」,遠赴異鄉求學。初入日本,李氏先入東亞高等預備學校日文專修科及川端畫學校,隔年考取東京日本大學,但是嚴謹刻板的校園生活無法滿足他的追求,1933年底進入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學習。該機構教師諸如東鄉青兒(1897-1978)、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 1886-1968)、峰岸義一(1900-1985)等皆為其心儀的創作者,由以藤田對其啟發為大。此外有機會觀看西方畫派的作品,參與「黑色洋畫會」、「二科會」等團體的活動,皆為培育其創作思想的土壤。 《作品1536》以黑、白、墨綠等色調構成。墨綠與黑色的線條多占據畫面中央,以迴旋的方式反覆交會,筆刷末端分岔,以乾筆呈現勁道之勢。在筆意酣暢處亦可見點狀的潑灑痕跡。白色線條繪於畫面中央、下方與左方,與深色調相互平衡。除了色面的配置,李氏以迴轉而類似書道的線條,為作品添增動態與方向性,猶如變動中的形體般躍然紙上。在數十年的創作中,始終維持其核心理念,摒棄外在物象並持續地探索抽象繪畫。 出處:陳乃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