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483

李仲生(1912-1984)自日本留學畢業回歸中國,先從事了教師之職、後投身軍旅,儘管時局動盪,李氏依然在1940年代末期與林風眠(1900-1991)、丁衍庸(1902-1978)、趙無極(1921-2013)等人於重慶舉辦了「現代繪畫聯展」、「中國獨立美展」,積極推廣現代藝術。當時中國藝壇所時興的風格以仍以野獸派(Fauvism)為主,李氏自日本吸納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與抽象藝術風格,雖前衛卻顯得格格不入,無法發揮一定的影響力。直到來臺後,李氏的繪畫風格更臻成熟,並成為1950年代臺灣現代藝術的重要推介者。 此作畫面大量留白,僅以黑與藍綠兩色作呈現,色彩分布的範圍亦明顯分裂,以濃烈的藍綠色大量塗抹在右側,再以凌亂潦草的鏤刻線條、刮除色彩,形成如波濤海面般的粼光,可見藍綠色的色面中刻意空下一道留白間隙,迸發出許多黑色向左方逃竄的線條,並激起了藍綠色向上噴湧的水花。自動性奔走的狂放黑色線條,帶有書法中的點、撇、捺等筆勢,擦出許多飛白的延伸效果,強調垂直方向,形成如爆炸衝擊的團塊,最後一絲一縷的孱弱線條交纏著,自此紛亂中逃脫,構成了此幅作品中特殊的十字形構圖,尤其那道間隙的作用,使留白不僅是留白,而是構圖的一部分。虛與實的衝突,不停噴濺的線條,皆使畫面充斥著緊繃、歇斯底里的張力。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