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467

抽象畫的目的不在於透過線條和色彩還原物體的寫實形象,因此常被認為不具有技巧,但李仲生認為:「現代繪畫始終是視覺藝術、造形藝術,因此,必然要通過技術(技法)。」在描繪出物體精神層面之餘,其並未偏廢技法的重要性,甚且重視畫室學生透過寫實或抽象素描練習觀察與手眼合一。 《作品1467》由紅、黃和白三色構成,色彩交疊於畫面中央,周圍留下大範圍空白。色彩層面,不同於李仲生他幅相同配色的作品,如《作品303》中以亮黃為主軸,此作則是紅占據多數面積,越近中央越鮮豔,向外拉出的淡紅向下以橫刷短筆來回刷成、或大筆飛白橫跨至斜上方角落,而斜下方的豔紅走出曲徑,並施疊乾擦純白和紅點強調動勢,激盪出活力奔放的氣息。亮黃從中央向下緣流出,飽含水分的黃與紅交融出水紋流淌的效果,倏地被飽滿橫線截斷,以直線縱橫發展成剛硬的架構,穩固輪廓模糊而顯得不安定的紅;溫和的白色融入畫面各色,緩和鮮豔的紅與黃之間的強烈對立。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