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388

李仲生(1912-1984)一生所堅守的藝術價值觀,包括他認為有意義的藝術必須符合現代藝術的精神與邏輯,必須從中創新,如對自身風格的突破,不以模仿自然為原則。放棄寫實、主題及敘述,回歸繪畫本質,挖掘「藝術美」。關於創作技法方面,李仲生認同超現實主義(Surrealsim)、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與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對於審美理想,他則認為藝術家應跟隨心身所想,創造能表露鮮明自我、神秘又奇幻的心象世界。 《作品1388》在一整片墨綠中揭開序幕,如同天地剛開闢時的混沌不清的狀態,藝術家擁抱這片荒蕪之地,沉穩且寧靜。而當思緒逐漸轉變,先是混濁的黑色無意識地刷染於上,而鮮紅色的顏料在黑色與綠墨色之間較無突顯之姿,反而使厚重的白色更顯突出。時而重壓塗抹,時而提筆輕描,其來回刷染墨綠的底色所產生的筆觸方向,在畫布上留下顯見的痕跡,更為搶眼。整體作品呈現出藝術創作的本質,當拋下構圖與設計原則,單純觀照心性,以直覺入畫。線條與色彩間的交錯自有其律動,而這正是抽象作品中所展現藝術美的最高境界,也呼應李仲生所強調「精神空間」的創作意象。 出處:陳昭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