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383

李仲生(1912-1984)認為現代藝術的藝術性在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然而抽象繪畫並非襲奪了繪畫敘事的功能,而是拓展了言傳對象和方式,以暗示性手法表現心象世界。此觀念也投映於李氏的作品中,其以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理論挖掘內心意識,又鍾愛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捕捉心靈的自由運作,以象徵性的手法表徵人之內心。 《作品1383》為尺寸較油畫系列小的橫幅水彩畫,運用橘紅、綠、黑和白色,色彩集中於畫面中央,四周留下大片空白;相較李仲生僅用黑白或紅藍等甚至單色的作品,此幅屬於用色較多的類型。各朝一側發展的極淡橘紅和墨綠橫刷打底,較濃且混入黑或白的綠,也朝兩側橫刷出由外向內漸清晰的筆觸,彼此共築出以斜向軸線為核心、左右發展的構圖。飽和度高的黑接著落入,與底層色彩從外緣至中心的由交融漸變為掩蓋,加強了中心的視覺比重使黑躍顯而出;同時朝兩側拉出幾筆線條,助長了朝兩側爆發的動勢,與之相對的斑斑黑點,散落空白處帶來點狀的律動感。最後,將模糊到清晰的表現手法濃縮點綴的是明晰地純白線條,透過此種濃淡和筆觸安排將空間層層疊出,彷若從平面迸發出三度空間,在堆疊中藝術家也不忘留下喘息的空白,舒緩色彩間的騷動。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