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379

抽象藝術常被誤認為不需要繪畫基礎,但李仲生(1912-1984)清楚了解傳統學院中仍有許多值得延續的部分:「如『構圖』(Composition)與『構成』(Construction)不但極需要,而且要進一步朝向純粹化的領域發展。」在眾多繪畫基礎中,李氏尤為強調素描練習,教學上要求學生勤練素描,以鍛鍊自己觀察萬物深層之美,拓展出各自的藝術樣貌。 此幅作品為長形水彩畫,藍色占滿二分之一畫面將空間一分為二,與餘下留白和其中的嫣紅形成強烈對比,構圖簡約能清晰表現每筆的意義。一筆筆深淺不一的藍朝畫面中心聚攏,一致在中央止步清楚地劃出圓形界線,甚至以較深的藍阻擋匯流而來的動勢,遠看如大塊色面,近看透出生生不息的氣息。海浪般的淡藍仍在上緣找到破口,在空留出的虛圓激起潑墨般的浪花,以破碎輪廓延伸筆刷動態,又與從右側而來的嫣紅碰撞。飽以水分的紅潑灑作底,幾筆具速度感的飛白和較深的紅參雜其中,單色中以力道和色彩營造出騷動氛圍;些許較深的紅色指向藍與之交疊成藍紫,讓碰撞激盪的紅與藍和緩接觸。整體而言,藝術家僅用雙色便巧妙地將留白拉入畫面結構,半邊留白作為藍的平衡對稱,共同將相撞的紅藍擁懷於中,破碎輪廓呼應整齊色面激盪出生動感。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