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337

李仲生(1912-1984)和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其教學與身體力行指導學生不囿限創作過程當中的畫筆材質,便能夠得知李氏認同的「現代」,實則是「觀念」上的革新、突破。學生吳昊(1932-2019)曾回憶李氏講述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 1886-1968)的作畫方式,並且鼓勵學生用毛筆畫素描也未嘗不可,由媒材上的不刻意規範,發展出新穎的創造力乃在於「個人性」,表現繪畫當中的「自我」特質。 《作品1337》乍看之下整體畫面呈現幾乎填滿的樣貌,卻在左下與右上保留些許呼吸的留白空間;較為凝重的深藍色,屬於或乾或濕潤大筆刷過,色料與水分的流淌痕跡形成重量感,各自占據畫面一部分。而畫心當中,淺紅色因富含水分而略呈現透明狀,卻又在右下角深藍色不斷蔓延侵越的態勢下,往留白之處溢開,也與左上側塊狀水分稍少的乾擦藍色有所呼應,這樣的輕盈感亦平衡了其餘畫面的深沉重量,令觀者不致陷入沉鬱的情緒,而能境隨心轉遊走其中。 出處:陳威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