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326

李仲生(1912-1984)在藝術生涯的早期即出現反學院主義的思想並開始探索現代繪畫,在日本求學期間,李氏加入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接觸反傳統、注重創新的前衛藝術精神,亦實地在東京的藝術展覽中觀賞到赴日展出的歐洲前衛繪畫原作,成為影響其往後繪畫思想成形的重要轉捩點。他強調以繪畫的「心理的語言」與「精神的語言」展現出藝術的精神性價值。 《作品1326》為藝術家以紅、藍、白、黑四色創作的水彩抽象繪畫,相較積滿色料的油畫創作,李氏的水彩抽象畫常有大面積的留白,如此作顏料多集中於畫面中央,著色比例僅約占畫幅的三分之一。就用色而言,紅色位於畫面最底層,可見大量向外的噴濺筆觸掙脫色彩的壓制;白與藍聚集於畫面上方,以清淺、濕潤的筆觸為主,有相互暈染的痕跡,右側幾筆纖細、流轉的藍色線條展現出色料的運動感;而黑色多位處畫面下方,筆觸相較濃烈、乾燥,以具強勁力道的豎狀非連續性線條向下拉扯整體畫面結構,全作色彩在畫面中央交融、暈染,而後各自向外放射,可見藝術家以純然的抽象語彙使觀者能聚焦於畫面的線條流轉、色彩調和,並引領其走入抽象繪畫所營造的精神性空間。 出處:林恩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