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322

李仲生(1912-1984)留日期間曾接觸到許多藝術理論和繪畫流派,其中於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學習時接觸康丁斯基(V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的抽象繪畫理論,回國後也訴諸文字向大眾介紹。康丁斯基將音樂與繪畫串聯,透過線條、幾何造形和顏色奏出一連串韻律感。 《作品1322》為抽象水彩畫,以沉黑與藍青為主奏,兩色集中於畫面下側,他處留下大片空白,益發突顯色彩間的對話。靠近畫緣,以飽和度高的藍為核心向四面延伸出漸淡的線條,形成「土」字結構又內含細緻的濃淡變化,彷若穩定彈奏的平均律;斜上方快速連袂的淡藍筆觸分裂原有的清晰輪廓,發展出斜向的動態感。與之相應的是覆蓋於上的漆黑,線條破碎不連貫拉出幾筆飄揚的筆觸,偶有些許隨興意味的細線穿梭畫面;粗筆則繞成幾個或實心或虛心的圓,與快速圈出一圓的藍,為隨機的畫面中加入些許幾何的穩定感,猶如幾拍強音落下。漆黑壓上藍卻不突兀衝突,藝術家利用相似的幾何形狀和相同的斜向動勢,調解了兩者的衝突,奏出清晰的韻律感。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