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318

李仲生(1912-1984)被譽為「現代繪畫先驅」,早年曾嘗試機械派(Mechanism)、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畫風,之後則悉心投入對抽象繪畫的探索。李氏自稱自己的抽象畫結合超現實主義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超現實主義的自動書寫(Automatism)更使作畫者能解放直覺,藉由線條在畫面上直接裸露內心的意識狀態。 李氏的水彩作品,多半呈現即興的姿態,因而內心深處的動靜亦藉由運筆間的節奏,流瀉於作品之上。與擁有較穩固重心的《作品1320》相較,《作品1318》的構成頭重腳輕,僅以畫面下方三分之一處幾筆粗獷線條支撐,其餘1/3以上則為大量不同粗細、觸感、方向、顏色的線條組成的複雜結構,不穩固的結構使之搖搖欲墜;畫面中的黑色,以粗壯的線條,於右下、左中、右上,三足鼎立的塊狀框住畫面。在被框住的空間中,則如同箭靶般,讓數筆細長黑線不斷快速有力地揮灑其上;被黑色團團包圍的後方,則有藍、紅兩色的激情揮毫,比起多數邊緣模糊的黑色線條,顯得更為堅韌,展現一種掙脫的力道。紅、藍、黑,三色的交纏與對抗,彷彿讓李氏內心的狂亂,躍然畫面之上。 出處:吳尚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