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316

李仲生(1912-1984)於1933年,在因緣際會之下,於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結識了許多「二科會」會員,在創作上開始逐漸發展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風格,並深受超現實主義中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影響,使來臺後的抽象形式作品,多是富有靈動、想像式的精神性空間。在眾多素描作品中,也可明顯窺見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之精神性表現。 《作品1316》為橫幅水彩畫,以明度高的朱紅與黑色所組成。黑色與紅色塊面呈現近乎重疊之雙十字形構圖,使畫面的空間感更為深遠。以朱紅色作為底色,畫面上半部以不規則、瀟灑的書寫性筆觸所構成,其線條的柔軟與多層次的暈染,使線與面所交融出的色塊帶有豐富的律動性,而下方則是以流淌的方式將顏料流向三方,靜、動態並存於畫面中是李氏的精神性空間寫照之一。黑色於紅色還未乾時就堆疊於上,右邊顏料的聚集處展現了濕中濕的效果,而左側的黑色色塊則如淡墨一般往外延伸,在兩個對比性明顯的色彩的堆疊、融合、互滲之下,構成了表現畫家心象世界的精神性空間。他終其一生對精神性空間之重視,可在此言中印證:「精神空間之有無和充實與否,原為衡量現代繪畫之是否具有『真實性』的重要標準之一」。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