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生(1912-1984)被譽為「現代繪畫先驅」,一生大量投入抽象繪畫創作,作品多數未落款,呈現實驗的狀態,此種乍似未完成的姿態,使畫面充滿流動之感,而不止息。曾受李氏指導的鄭瓊銘(1948- ),亦提及李氏觀察到鄭氏的作品沒有簽名與日期,並肯定此隨意的態度,認為這樣創作才能專注而不裝模作樣。 李氏的水彩畫多較為寫意,並大量留白,因此更能夠體現他自在快意的一面。《作品1296》僅以飽含水氣的藍紅兩色的筆觸組成;藍色的筆觸在右下處,形成垂直的長條塊狀,因水氣而具透明感,在最下方則乾擦而過。左側的上下方,則各有同樣具透明性的點狀,再以上下筆觸輕盈地乾擦出律動的線條;掩蓋在左方藍色塊狀下的紅,同樣具透明感,並往左形成大型紅色塊狀,兩色塊間彼此達成平衡。畫心上方,紅色則以更大面積的點出發,再以柔軟的乾擦線條往右上捲曲;四個角落的藍、紅乾擦線條,形成相互搖擺的韻律姿態;塊狀中央,以更飽和的藍紅交融的色彩,使結構更為穩固;藍紅兩色的筆觸,即在輕鬆之間,流動萬千。 出處:吳尚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