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251

李仲生(1912-1984)作為現代繪畫的先驅者之一,他的藝術生涯即不斷透過繪畫與教學的實踐過程來傳達其理念。如何在承繼的傳統養分擺脫桎梏與學院的窠臼,李氏無時不思考著如何融合東/西方、並找尋傳統/現代如何對話的可能。也因而李氏的繪畫之作往往能兼擅不同的藝術形式和技法,在不受約束的奔放心境下,將不同文化的優點揉合併發出一己欲創造的「精神空間」。 《作品1251》由黑、白、灰、藍組構而成的色料,形成彷若「十」與「十」分別占據左右畫面、並交疊於橫向的「一」字形;而右半部亮色調的橘、左半部游移其上的白色,兩者不規則的色塊與看似蝌蚪形體的拖曳線條,形成對反的平衡關係。橫向的「一」字形在整幅作品當中,粗筆的用法讓右側呈顯厚重,卻又在左下角妝點予橘、白、淡墨色的鏤空圓體,均分了畫面的重量感。一如論者陶文岳(1961-)分析李氏作品的表現形式當中的理性與感性,看似李仲生「熱抽象」(表現性豐富多樣)多於「冷抽象」(幾何分析),但在情感的恣意奔放當中,往往又不著痕跡地隨興增添了理性的穩定感。 出處:陳威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