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249

李仲生(1912-1984)一生致力於對現代藝術的探索,他的繪畫特色結合了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及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其所展現的形式是抽象的,剛接觸他的作品畫面時,會感覺到線條與色面結構流動中的速度,縱橫交集停不下來,但漸漸會察覺所有動向逐漸往畫面的中心移動,最後凝結在一個視點。 《作品1249》由紅、藍紫和黑色組成,先以深淺不同層次的紅色變化鋪陳出中心位置的底色,其中心點有一個用深藍紫色的細線條畫出的小圓圈,以此為支點向左右兩側延伸出稍微傾斜的橫向筆觸,使畫面構圖以紅和藍紫色的色塊為中心,呈現出一個「十字形」的造形結構,從中心垂直的軸線向下代之以三小塊黑色的筆觸,繼續向下發展成另一個黑色的結構體,黑色的部分是整件作品當中色彩明度最低、也是最為深沉的部分,因此看來就像一個堅實的結構,支撐起畫中的「十字形」構造;在中心水平軸線的下方,兩側皆有若干紅的、藍紫色和黑色的圓弧形細線,弧形細線並排表現的姿態呈現出一股微微震動的鼓譟感,猶如「十字形」構造承載著旋轉中的飛機螺旋槳,鼓動了周遭的空氣形成圓弧形細線般的氣旋流動。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