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246

從具體明確的「再現」方式到抽象無形的非敘事結構,李仲生(1912-1984)一生漂泊各地找尋能完整詮釋內在意識裡的自由靈魂,因此從上海遠渡至日本學習前衛美術的觀念,其中影響他最深的現代理論為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潛意識(或稱為無意識)理論。李氏透過線條、色彩所製造的多重組構形式,表達想像與現實間拉扯的矛盾情感。 《作品1246》中以黑為主,白、紅雙色為輔,畫面隨著李氏筆觸與色料配合水分的調和,以暈染、擴散的色層相互影響。大面積刷染的黑占據左側上半,鮮紅色的細線隱約從底層顯現,以流淌之姿延伸向外,外圍留有大面積的空白,色彩集中成一團塊,細察匯聚的色團裡,可見水分拓染的痕跡,線條與筆觸間存有一絲喘息。少許灰色塊面以橫向筆觸刷塗,隨著黑的深淺變化與每一起筆的乾擦,觀者得以感受筆觸的行進方向。穿插的紅、白色點猶如亮片,點綴其黑色團塊之上,行雲流水的細線,平衡了每一片深黑的量感,並為整幅作品帶來流水般的動態感受。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