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242

假設人的生命史可以回應時代的思想,形成了另一種歷史敘事,那麼李仲生(1912-1984)的作品便是臺灣正遭遇政治環境劍拔弩張之際,生存在中日戰爭至戰後白色恐怖的肅殺氛圍裡。就如他在創作自述裡揭示的繪畫立場:現代繪畫是反傳統的,因此李氏也反對西方自文藝復興迄印象主義期間的傳統繪畫。簡言之,他反對的是因學院主義過分重視自然形象的描摹,強調「再現」物體,而造成對個人創作表現性、獨創性的壓抑。 黑與白作為無彩顏料,簡約中有無限的想像空間,此《作品1242》便是黑白兩色的對話之一。黑色雜揉白色形成灰黑,漸層的灰階讓黑白筆觸的交錯間留下混濁曖昧的痕跡,李氏透過水分的掌握讓濃淡不一的白如同煙霧,呈現隱約的流動感。整體結構而言,狂亂的黑從左方席捲而來,除了流線形的線條之外,平行刷出片面的樣態,帶點彎曲的弧線,舖蓋出純白色留下的濃厚足跡。躍動的筆線引領觀眾的視線沿著不同路徑恣意流淌,畫面蘊藏了傳統筆墨裡的氣韻與李氏個人創作的獨特性。總言之,李氏在畫作中保留傳統墨彩熟悉的濃淡、輕重掌控方法,雜揉現代藝術的觀念,緩慢藉由筆線的或多或少、亦快亦慢的抽象表現,藉此吐露在嚴峻現實當中的難言之隱。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