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191

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可以「東方畫會」第一次展出作為指標性的濫觴,而帶領這批青年挑戰傳統的精神導師,以李仲生(1912-1984)最具特殊性與影響力。李仲生出生於廣東,一生為現代藝術矢志不移,自1949年來臺後,以抽象繪畫為主要表現風格,結合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表達非文學性、非敘事性、非主題性的純藝術美。創作理念上不受傳統與成見約束,利用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直覺引導的作畫方式,建構自己心象世界的「精神空間」。其強調個人化的表現方式,在其藝術教學中,鼓勵學生跳脫成見與框架,努力尋找自己的風格,更堅持不示範、不改圖、不提供作品給學生參考,僅於1979年舉辦過唯一一次個展,貫徹其信念,終生追求最純粹的藝術表現。 《作品1191》以深藍、黑色為主要基調,集中於畫作左下方,大面積的黑藍色塊重疊,搭配紅、白作為強調與對比,運用色彩層疊產生的變化,豐富畫面的層次。不同色彩與筆觸的表現,使觀者將焦點聚攏於畫面中央,不因豐富的處理方式而失焦,可看出李氏對於構圖、色彩運用等技法上的嫻熟與巧妙運用。因色彩調和與筆觸的輕快,具一致性而不顯衝突,呈現出李氏水彩特有的詩意。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