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188

李仲生(1912-1984)接觸現代藝術的經驗可說自上海時投身入「決瀾社」便萌發,李氏此時的畫風偏愛以機械派(Mechanism)、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古典時期的繪畫表現為主。真正影響李氏藝術生涯的轉捩點,為1933年進入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李氏除了學習到西方現代藝術理論與思潮外,其強調獨創性的創作態度、「以精神傳精神」的教學方式,亦延續至李氏來臺開設畫室,教授學生現代藝術的基本方針上。 李氏的作品具有抒情的抽象風格,畫面經常藉由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的技法融合中國傳統書法的線條、水墨的技法,營造出帶有中國美學的意境。此作中僅以黑、藍兩色為主,二者亦是李氏作品中慣用的色彩,除此之外畫面大量留白。湛藍色粗獷肆意的線條呈現階梯狀地由畫面左下向右上方築構,最頂端處以縱橫交錯的筆勢將濃黑細線捆紮在一起。畫面下方則以淡薄渲染的縱向筆勢,渾融了兩色,接著再以乾枯的筆觸刮擦,將方向生硬執拗地往右下角拖扯,隱晦地抵消了斜角線對畫面重心形成的偏移效果。李仲生僅使用兩色以及自動性技法即彰顯許多矛盾的對比關係——左右、乾濕、濃淡、色面與線條,每一筆筆觸皆與藝術家作畫時的意識流動發生緊密的連結關係,呈現出精神的真實性。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