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182

李仲生(1912-1984)對於臺灣美術史的重要性,無非是在1951年於臺北市安東街開設畫室,私授其在日本留學時所習得的前衛藝術創作觀念,秉持著反學院與反傳統的美術教育理念,培育了日後創立「東方畫會」的一批抽象藝術家。並且積極在報章雜誌中撰文發表歐美藝訊、現代藝術、展覽評介等,影響了1950年代現代藝術運動風潮的形成與發展。 李仲生的美術教育理念受首重「素描」,引導學生培養速寫的習慣;另外,則是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技法的線條呈現,拋棄過往所知的繪畫技巧與觀念,「做一個徹底的破壞,才能步入繪畫的核心,深入真實的內面世界」。此作中以中央的垂直與橫向交錯、濃黑如書法般的線條最為搶眼,周邊則是帶藍白色旋轉迴旋的圓形線條,使中央縱橫交錯的黑色結構有漂浮於上的層次錯覺,色彩上產生輕盈與沉重之間的對比;而灰色作為一種黑、白之間的過渡性色彩,卻置於畫面兩側,並以乾燥的筆觸,輕巧飛躍的運筆方式,形成一道如拍翅奔走的細碎顆粒質感。畫面中的黑、白、灰、藍等色,平均分布在畫面上方,下方則大量留白,突顯了整體冷冽清明的縹緲之感,透過李仲生的作品,彷佛可見藝術家將潛藏的精神世界,以直覺式的創作方式傾瀉而出。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