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129

李仲生(1912-1984)生於廣東,早年曾赴日留學,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後,透過撰文及開設私人畫室,成為推動臺灣現代繪畫的推手,引導出「東方畫會」的成立與戰後初期臺灣美術的現代化運動。 李仲生的繪畫源自於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多以抽象繪畫的形式呈現;剛接觸他的作品畫面時,會感覺到線條與色面結構流動中的速度,縱橫交集停不下來,但漸漸地會察覺所有的動向,逐漸往畫面的中心移動,最後凝結集中在一個中心視點裡面。《作品1129》,首先由淡淡的紅色畫出最底層不規則的色塊,接著以些許濕潤的淺藍營造出第二個層次,並且部分略與紅色重疊或,形成兩相交融後的靛紫色,融合了暖紅與冷藍兩色之間色相上的對比差距,而此作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蔓延在畫面右上半部的黑色線條筆觸,以其靈動揮灑的姿態,以及色彩形象上的深沉,形成這件作品當中矚目的焦點;《作品1129》在色彩的表達上仍接近李仲生來臺後偏愛藍、黑、紅顏色的使用,甚且畫幅當中色塊的邊緣,有許多紅、藍和黑色的細微不規則的線條,造成了作品的騷動感,畫面彷彿凝結在移動中的瞬間。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