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957

李仲生(1912-1984)作品運用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並揉合了抽象創作表現,藉由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挖掘內在的真實性,因此在他不受藝術的「文學性」、「敘事性」和「主題性」所約束的作品裡,傳達出形而上的意境與純粹性。 《作品957》由紅色、藍色、黑色所組成。它們在畫面中呈現十字形的構圖,並於作品四個角落邊緣留下空白,而三種色彩則分別彼此交會於中央。藍色的色彩造形主要分布於畫面右側,延伸貫穿作品中心,運用反覆線條筆觸描繪,在相同筆畫之中營造不同層次效果。細筆線條流經濕潤背景而暈染擴散,致使藍色色調產生了紫色色澤,此外也利用連續而間斷的點筆躍動下,製造出不同的線性造形語彙。除了運用畫筆創作外,李仲生也利用物件沾染顏料拓印於作品之上,《作品957》中即留下因物件拓印所留下的色彩造形,紅色色澤深刻地表現出所用物件之輪廓,以及該物件特有的質感,衝突性地表現出畫筆所不能製造的痕跡。 出處:謝宗翰,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