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949

李仲生(1912-1984)反學院的主張,透過啟發式、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和對線條造形的掌握教學,誘導學生藉自由開放的態度,改變既有對繪畫原本的想像與觀點,逐步發掘內在創作的特質,以突破因傳統學院教育而養成的制式慣性,並在當代創作的進程中,重新調整繪畫的觀念與視野,並為當時臺灣封閉的藝術教育訓練帶來新氣象。 《作品949》是以黑、白兩色所構成的水彩作品。作品可被拆解為三部分,首先是融入於背景之灰色彩,其次是偏向畫面左側構圖之黑色長條狀的反覆描繪,最後是橫向貫穿整幅作品的白色線條勾勒。背景之灰黑色彩,是運用水分較少、相對乾燥擦抹的方式作畫,快速地在紙上留下筆刷痕跡。深黑色彩則以濕筆直式地作畫,不同於背景筆觸的呈現,具有較明確的方向性,並顯現出畫面中以線轉變為面的表現。與此同時,在色彩深淺不同的差異下,突顯出它們層次次序上的不同。白色線條則不同於黑色調筆法表現,運用明快、躍動式的曲線或轉折線,在底部黑色的襯托下,成為作品整體構圖形式和組織的主要視覺造形。 出處:謝宗翰,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