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940

李仲生(1912-1984)在1949年來到臺灣後,便開始傳播引介現代主義繪畫觀念。1950年,他與劉獅(1910-1997)、黃榮燦(1916-1952)、朱德群(1920-2014)等人組成「美術研究班」,李氏在其中便負責教授「美術概論」,並且適逢何鐵華(1910-1982)創刊《新藝術》雜誌,李仲生也積極寫作文章,發表評論或引介現代藝術觀念。其後,開始於1951年在臺北安東街開辦私人畫室授課,而這也是李仲生對臺灣藝壇影響最直接和持久的一塊。 《作品940》呈十字形構圖,由紅色、藍色、黑色三色彩依筆觸造形共構而成,並藉由細筆線條的修飾延伸、平衡起整體畫面結構。紅色色彩置於其他色彩之底,繪製於畫面偏左位置,由細筆塗畫而成的面積,表現出十字形結構的方向性。藍色則位於紅色彩之右上角,部分與紅色調彼此渲染,除了運用濕潤筆觸的游移線條表現外,也利用粗糙乾筆刮擦,作出線條本身疊加層次的豐富度。黑色分別塗繪於紅色和藍色之上,並選擇性局部塗抹,並未完全遮蓋底部紅、藍二色所製造的前後關係,並且自畫面色彩主體結構中延伸出來,相對於畫面中心的濕筆描繪,周圍藉乾筆強調細碎線條,以上下動勢向右拓展至邊緣,致使它們的視覺語彙比起延伸,更具有支撐的意義。 出處:謝宗翰,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