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935

出生於廣東的李仲生(1912-1984),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後,以文字寫作與私人畫室教學倡導現代繪畫觀念與創作,並強調啟發性與獨立思考的重要,培養出戰後一批青年藝術家,促進了戰後初期臺灣美術現代化運動的開展。 李仲生的繪畫,早期具有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風格,後來改以抽象繪畫的形式表現,結合了超現實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他曾提出,繪畫上所謂的「自然物」,不是單純的自然物,而是由藝術家的感受性和創造力,把它置放於特殊的藝術形象或藝術的秩序裡面的東西之觀念。《作品935》,顯示出由紅、黃兩色所支撐起的架構,紅色的筆觸以領導的姿態從上方塗抹而下,並急速地向右伸展而去,筆觸末梢的痕跡顯示出線條有如飛翔般地振翅舞動,與左上方斜出的淡黃色線條形成一道優美的弧線,使畫面呈現類似於「十字形」的構圖;畫中的焦點集中於左下方的部分,此處的線條色彩交互纏繞,畫面層次與肌理的表現相當豐富,參之以白色顏料的加入提高了畫面的對比,同時也是達到了畫龍點睛之妙,觀者因專注於畫中的焦點後,又被醒目的白色吸引了視線,進而將目光隨其遊走於畫中各處。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