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929

李仲生(1912-1984)於1930年代初期就加入了中國最早標舉現代藝術的團體——「決瀾社」。後赴日本研習,先後入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學習、「黑色洋畫會」展出,深究有關抽象、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等現代藝術思想。回臺後,李氏在臺北安東街開設畫室,私下授課培植臺灣前衛藝術人才,成功孕育了「東方畫會」的誕生。此外,在1950至1981年間共發表了近百篇有關現代藝術理論、美術團體的論述,介紹國外藝訊,可以說是影響了1950-60年代的抽象藝術運動與臺灣「畫會時代」之發展 。 李氏創作理念重視「精神的真實性」,為了捕捉純粹的心靈感受,作品中摒棄了對自然形體的描繪,融合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的技巧,帶出精神持續運轉的動態。此幅作品以黑、白、紅為主,乍看之下三色之間紛雜重疊,線條交纏著不同的顏色。然而,藝術家卻透過淺淡灰暗的渲染色彩,在畫面右方大面積地填補成縱向的色塊;左方則是以許多直刷的線條向下傾洩,再以深黑一筆揮掃成筆直的水平線,由此形成了穩固而隱退的十字形構圖。制約了畫面中央鮮豔張狂的紅色、上方如書法般豪邁雄渾的筆觸。即使李氏在創作中採用了自動性技法,依然在直覺與不假思索的作畫過程中,顯露了潛意識(或稱無意識)中的幾何學思考模式。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