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920

李仲生(1912-1984)於1933年,在因緣際會之下,於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結識了許多「二科會」成員,在創作上開始逐漸發展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風格,並深受超現實主義中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影響,使來臺後的抽象形式作品,多是富有靈動、想像式的精神性空間。在其眾多素描作品中,也可明顯窺見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之精神性表現。 《作品920》為橫幅的水彩畫,相較於油畫,李氏的水彩畫大多有大量的留白空間,也較少對比色相加的混濁色。此作僅以黑、白兩色構成,集中於畫面右半部,畫家先以黑色作為底色,由上方大筆觸與圓形的色塊、線條,延伸至下方如淡墨一般暈開於紙上的塊面,形成濃、淡對比。白色於黑色尚未乾透的狀態時,被堆疊於其上,使兩色相融為灰色,參雜於黑色塊面之間,最後用濃、厚的白色顏料加強在灰色上,使空間的立體性隨之而生。白色由黑色塊面延伸至畫面右下角,構成一近似彎月形的構圖,但運筆方向皆不相同,呈現了如風一般的動勢感。看似極簡的二元空間,在畫家瀟灑的筆勢下顯得活躍,此即為李氏精神性空間的寫照,他曾言:「精神空間之有無和充實與否,原為衡量現代繪畫之是否具有『真實性』的重要標準之一」。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