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907

李仲生(1912-1984)由傳統學院西畫訓練肄業,即便致力於繪畫的革新,亦強調素描乃作為學習畫面構成的重要基礎訓練。1930年代留日期間受到前衛藝術思潮的衝擊,且受到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精神分析理論及抽象主義的影響,其繪畫表現朝向將精神生活由暗面轉換至明面,釋放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的感受。其來臺後大量以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進行創作,並以純粹的顏色、線條呈現內在的直覺感受。 李仲生在臺灣創作的抽象作品,以脫離自然形象,強調自由表達主觀心靈的感受。創作內容具有「非主題性」、「非敘事性」的特點,以反技巧性構圖與反材料規範的作畫精神進行教學與創作。李氏亦將其早期學習水墨與書法時以手指夾著毛筆提、點、按、捺的經驗,轉而用於抽象繪畫中。畫中以不同明度的藍綠色為主,輔以黑、白色進行創作。畫面上顏色以塗刷、乾擦帶出速度感,或將顏料以按壓、擦抹營造出斑駁狀或剝落感,色彩之間相互疊壓形成前後空間的層次感。暈染的黑色坐鎮畫面中心,水分飽和度高的藍綠與灰白色相混融,升起半透明的氤氳氛圍,在充滿飄忽不定的畫面中呈現多樣的質感。 出處:陳千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