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898

李仲生(1912-1984)在數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堅持反對「學院主義」的論點,他重視的是個人,認為創作是個人思考與涵養的表達,並希望將東方哲學的神祕性哲理適切地融入創作當中,他認為創作需隱約地表現哲學思想,但不是刻意地表達出來,否則將變成敘事性的繪畫創作。 李氏的水彩保留了大量的留白空間,使畫面具有想像空間,他以抽象圖形構圖為基礎,於幻想與現實間遊走與揮灑。他大量使用紅色與白色,原本高彩度的紅色占據畫面的右半部,但他以左邊的黑色色塊來平衡整幅畫作,白色、黑色與紅色的對比效果,適切地融入東方哲學的神祕性,並用不透明的白、黑、紅來混色,降低了整幅畫的彩度與明度。畫面呈現出畫筆移動的刷痕,產生細膩且層次豐富的色調變化,最上層顏料為較輕薄的粉紅色,顯透出底下的黑色與紅色色塊。畫面呈現水彩水分隨機流動的效果,以及線條不同的表現形式,李氏表現出線條的不同表現手法與面向,讓觀者體會到色彩揮灑的自在性與偶然性。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