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873

李仲生(1912-1984)於1930年代參與上海「決瀾社」與進入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學習。期間所接觸之野獸派(Fauvism)、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繪畫理論等現代思潮,均為他日後帶來創作啟發。李仲生反對傳統繪畫主張圖像及空間的說明性,強調現代藝術「精神空間」與「可意會」的真實,從而透過筆觸自由遊走,勾勒出具有潛意識(或稱無意識)表現的抽象作品。 《作品873》的畫面構成,以紅、藍、黑三色為元素,它們以中心為軸,向左右兩側延展,並且因水彩媒材特性而彼此交融。紅色在視覺關係上居於畫面之後,襯托出另兩色之豐富度。藍色主要由諸多細筆交錯或放射延伸,勾勒出左右延伸的方向性,呈現十字形結構。黑色則位於畫面下半部,利用渲染呈現與其他色彩的透明層次之外,也以乾擦方式向畫面四方塗抹。整體布局由右偏左傾斜,交疊凝聚的色彩,充滿四處伸展的筆觸,表現出視覺效果上的拉扯和不安定。作品剝除傳統繪畫統一的空間性,不運用透視法說明造形遠近關係,回歸色彩造形精神空間的純粹性。 出處: 謝宗翰,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