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858

李仲生(1912-1984)於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於臺北市安東街開設畫室,教授學生繪畫創作與理論,其最為人稱道的是「精神傳精神」與因材施教一對一的教學法,他認為應該掌握藝術的思想,而非一個畫派研究。他認為:「西畫技法為一切繪畫技法的基礎。」因此,李氏於畫面上的線條與色彩結構安排,源自紮實的素描功力而產生的獨創性。 他融合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以及二十一世紀前衛繪畫的主流思想之一的「抽象藝術」理論,藉由材質表達內在的「心象世界」,不論是任何材質的創作,他都注意到材質表現的發揮與呈現,他使用現代繪畫的創作技法,使畫面有不同質感的表現與美感,筆觸有時氣勢磅礡,有時線條結構細膩如蜘蛛網。《作品858》深藍色的色塊帶來了強勁力道與張力,白色的塗抹交融,呈現出平穩、和緩安定之效果,白色的混色表現出不同明度層次的藍色調,紅色的線條與藍色淡彩相暈染,呈現出藍紫色的色塊,豐富的色彩交織出具象徵性與暗示性的留白空間,似有東方哲學與神秘性味道。多種層次的對比,呈現出綻放繽紛的生命力,大與小塊面的交錯、濃淡彩的交織,造成視覺上的移動感與拉扯。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