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857

李仲生(1912-1984)出生於廣東,赴日留學後奠定其一生投身現代藝術的根基。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他遂將後半生的精力傾注於臺灣現代美術的耕耘,貢獻極大且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繪畫的先驅。 李仲生的繪畫源自於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以直覺性引導作畫,從反覆塗抹的線條律動與色彩中,創造出「精神性空間」的無形象之美。《作品857》主要由暖色系的紅、黃和橘色所構成,隨著線條筆觸的堆疊,使畫面色彩的組成逐漸呈現平穩的方形結構,尤其是高彩度的紅、黃顏色部分,幾乎是以垂直和水平的線條描繪成方形的色塊,畫面中心則以紅、黃兩相混合後的橘色再以水分飽滿的筆觸,顯示出色塊之間相互交纏的模糊地帶,並善用白色的顏料讓畫面看來更顯豐富及生動;從色塊的組成之中,隱約可見一道紅色的水平筆觸,自畫面左邊黃色方塊的上緣延續而出,穿越中心的渾沌地帶後,一轉成為紅色的細線,向右延伸直至超出了畫幅的界線,畫面上方又有兩道稍稍沁染著紅色的銘黃,以平行之姿向下延展成粉橘色的塗抹色塊,使得畫面看來像是被一個「卄」形所分割。從李仲生看似「鋼構原理」的畫面構成中,緣自於自發性的心性抒發的線條卻又顯得相當柔性且抒情。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