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444

李仲生(1912-1984)講述二十世紀以來的西洋現代藝術,時常提及其逐漸向東方藝術的哲學性與精神性接軌之趨勢,其並將之與小時於父親耳濡目染下所受之傳統書畫底蘊連結,進一步以國劇、舞蹈及書法等藝術形式進行舉例說明,闡述中國畫強調「心物一元性」的物我合一境界,這心領神會的珍貴精神性,亦是觀者理解李氏抽象藝術的切入點。 《作品444》乍看由大面積的白色色調所填充,留下右側四分之一的空白,有如從左側向右側拉上一片窗簾般。鋪陳其上的黑色線條於中央形成方框,作為畫面的聚合點,又黑色框線、白色色面與橫向長形畫幅,在同是長方形造形的基礎下,構成視覺上的呼應,並呈現遞進的韻律關係。大面積的白色色面,與其後及其上的靛藍、灰和黑色線條,暗示層層的畫面空間,大致水平排列的上述三色線條,呼應右側留白的直立長方形,塑造出造形上的餘音迴盪。隱藏於白色塊面下的靛藍,以及黑線於白色塊上產生的灰色,在由黑與白主導的畫面中,披上迷濛混濁的色彩,增添陰鬱的氛圍。乾筆濃厚塗抹的白色區塊及黑色線條,兩者交錯摩擦下,黑色凝滯且破碎的線條,勾起中國書法運筆的意趣,而周圍灰色調的來回刮擦痕跡,加強了黑色線條的滄茫之感。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