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438

今日研究臺灣現代藝術發展的歷程,李仲生(1912-1984)是不能忽略的重要角色,其反對傳統學院的教學方式,使其學生各有特色,更成為今日畫壇的重要成員。此外李氏長期筆耕於藝文刊物,論著內容以介紹、評述現代藝術為主,對於戰後青年學子的藝術理論學習有遠大的影響。而其創作理念,以抽象繪畫為表現,結合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理論,不求外在現實的寫實,企圖從中展現純藝術「非文學性」、「非敘事性」、「非主題性」的形而上美學。 李仲生於《作品438》中使用大量且為調色處理的藍色,利用水分與筆觸變化產生不同層次的效果。首先運用大量水藍色的橫切畫面的線條塗滿整個畫面,較特殊的是,不同於一般水彩打底慣用排筆大幅且快速均勻塗滿畫面的方式,此作中,李氏運用的畫筆與筆觸,可看出其刻意表現的橫向筆觸。而上層藉由水彩融合的方式,讓層疊的顏色產生變化,最後使用朱紅與白色做加強,使寒色系的畫面增添一絲不同。筆觸上,除水藍色以平行橫向筆觸的背景外,藍、白、紅都有一定的交纏,而大量的藍色使畫面具有統一性,在糾結的筆法與紅藍白冷暖對比的色彩中,整幅作品產生一致性與對比性,使畫面呈現輕盈活潑不顯陰鬱的風格。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