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426

李仲生(1912-1984)1949年來臺後,即投入現代藝術的教學與推動,其大量的論著與私人畫室教學,除帶動戰後初期現代美術運動的發展,也教導出多位畫壇重要的藝術家。而李氏的繪畫觀中,除追求自我突破與世界藝術潮流同步外,更以抽象繪畫為主軸,結合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理論,試圖描繪自己的「精神空間」,表現純藝術的形而上之美。 《作品426》,李仲生使用其慣用的紅、白、藍三種色彩,先以大量的白色與藍色先後塗刷於畫面的右側,因為反覆的筆觸,使原本差異的色彩於畫紙上產生調和,筆觸漸少。相較於右半部成方塊狀的藍色色塊,左半部以對比的粉紅色為基礎,透過乾擦橫掃的深紅色過渡到畫面中央。畫面雖然左右兩部分比重、色彩冷暖皆成對比,但李仲生運用反覆的白色圓圈與線段交疊貫穿二者,使畫面色調相疊調和,筆觸快速糾纏,將平靜的畫面營造出速度感與空間感。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