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397

強調在創作上要有現代的表現是李仲生(1912-1984)的宗旨,除了使用顏色、線條及塊面等造形元素外,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畫面構成與構圖的純粹化,誠如音樂、舞蹈和戲劇等藝術形式,創作者透過表面上旋律、節奏或動作等元素的指引,帶領觀者體會當中所營造的效果,或者稱之為想像的空間。是故,李氏在畫面中所表現的原理也同理可證。 《作品397》採用平行方向的橫幅畫面,用色上使用紅、黃和紫三色,色彩發展的方向由中軸線下方往左上角擴展。在構圖上,位於中線上的紫色左傾色塊,至畫面中央形成內側留白的環狀造形,以填滿環內空隙的紅色作為全幅焦點,黃色、紫色波浪線條和色塊則以此紅色中心向外擴散,使整體結合成向上放射狀的結構,而畫幅下緣紫色的穩固聚集色塊,相較於上方奔放散亂的紫、紅及黃色線條,兩者在體積與造形上達到比例上的和諧。在色彩上,由畫面正中心內而外依序分成紅、黃和紫色三層,右下角暗沉的紫色塊面與其周圍同色調的螺旋線條及塗抹色塊,產生顏色深至淺的視覺動線。濕筆紫色調的發散外形,對應乾筆凝滯的紅及黃色塊,形成一快一慢的速度感,其中紫黃兩色互為對比,紅色的出現激化兩者衝突,但同時紅、黃暖色調與紫色調間,卻彼此相互輝映。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