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379

線條是李仲生(1912-1984)的教學核心,他認為不論抽象或具象繪畫,都須重視素描練習,讓線條自鳴創作者的世界觀;師事李仲生的鍾俊雄(1939-)受訪時便言:「李仲生的教法裡面,最重視『素描』。所謂『世界觀、東方、個人觀』,是要靠你個人發展出來的素描來表現,如果個人素描不行就沒有用。」以此觀之,李仲生並未因現代繪畫不具再現自然的功能,而教導學生捨棄對線條的掌握,反之更加叮嚀素描的基礎掌握。 在這幅畫中,僅能看到飽和偏低的紅與藍的搭配,然而畫家藉由構圖與線條讓觀者感受到動態與繽紛。在十字形的構圖中,隱約透露紅在下,藍在上的次序,而紅與藍分別又有由深到淺的漸層。十字形中央明晰可見畫面中最深的紅,周圍適時的留白一方面讓深紅成為主角,一方面留下色彩緊密交織中的喘息之處。由此深紅出發,隨著斜向的流淌,深紅逐漸淡去,隨後停在水珠終止處。漫天捲地的藍有著異曲同工,在溢散的紅之上,每個藍色色塊皆從中心往外漸次轉淡而形成朦朧如煙的效果,唯當中細小的深藍不規則線條,保存了畫家任其流洩的痕跡與率性揮灑的筆觸,並營造出向四方延展的動態。 出處:劉欣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