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036

李仲生(1912-1984)在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投身奉獻於美術教育工作,並在許多報章刊物上發表藝術的論述。創作上由早期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逐漸發展為抽象畫之表現形式,主張以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發掘自身創作的潛能。 李仲生剛遷居彰化時,因經濟拮据,有許多作品是以1950至1960年代美援時期的麵粉袋當作油畫的畫布,《作品1036》即為此例,畫面上方中間有商標透色之痕跡。此作以紅、白、深藍、黑色作為主調,無明顯重心,三種顏色層層堆疊於中央,形成如多重影像般的錯視感。畫家使用濃、濕之紅色與白色顏料,使之交融、互滲,深藍色則以刮塗的方式,與白、黑相融,使之具有薄霧般的氛圍與張力,中心與外圍的相對空間關係也隨之形成。李仲生非常強調「精神性空間」的重要,他終生標榜其創作皆是源自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念,以直覺性的感受出發,用瀟灑、奔放的線條與筆觸表現內在的靈魂,用潛意識傳達一種入世的情懷,悲、喜之情皆流露於畫面上。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