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033

李仲生(1912-1984)1933年因緣際會之下,於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結識了許多「二科會」會員,在創作上開始逐漸發展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風格,並深受超現實主義之繪畫理念中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影響,使來臺後的抽象形式作品,多是富有靈動、想像的精神性空間,在眾多的素描作品中,也可明顯窺見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之精神性表現,在李氏筆下那些盡情揮灑的直覺性筆觸,不僅是畫家內在情緒的一種抒發,同時也是一種入世之情懷。 《作品1033》為一近乎十字形的構圖,以靛青、紫色、黑色為基調,紅、芥黃與白色作為點綴。畫家以刮擦的方式,在十字形的左處,反覆地塗刷靛青色與黑色,朱紅在背景色的覆蓋下,使畫作的空間性更加深遠,十字形的下方以乾筆刷運筆,與刮塗所呈現的效果皆是瀟灑、富有動勢的。芥黃色的長形色塊於十字的一角,與紅色形成這幅畫的亮點。畫作的精妙之處,在於融合各種強烈的色調,同時卻又不顯突兀,每個色塊、線條雖相互交疊、浸潤,卻又各自獨立。源於畫家主張,作畫必須以直覺性的感受出發,用瀟灑、奔放的線條與筆觸表現內在靈魂,用潛意識傳達一種入世的情懷,使悲、喜之情皆流露於畫面上。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