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031

李仲生(1912-1984)接觸現代藝術的經驗萌發於1930年代,投身進入中國最早標舉現代藝術的「決瀾社」,當時李氏的作品,偏愛以野獸派(Fauvism)、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古典時期的繪畫表現為主。直到留學日本時進入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研習,成為他藝術生涯的轉捩點,接觸許多西方現代藝術理論與思潮,使他開始創作帶有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繪畫,來臺後,逐漸形塑在畫面中強調「造形」、「材質」、「暗示性」的抽象視覺語言。 李氏的油畫作品相對水彩作品而言,常以顏料布滿畫面中,較少留白的空間,如《作品1031》。此作以藍色為基調,而紅色、白色、深藍等色彩的加入則具有破壞性的作用。畫面由右至左側,可發現李氏以藍的漸層色彩,藉由一致向左的筆勢,形成相等長度的筆觸線條,縱向地累積出多樣的藍色色域,這些豐富多層次的色域鋪滿畫面,產生如海波的律動感。然而,畫面愈往左側,疊加了白、深藍、粉紅色,以點狀、扭曲的筆觸打亂畫面的和諧平靜,甚至參入衝突性極強的鮮紅色,描繪出垂直的矩形色面,阻斷了右側水平方向整齊堆疊的藍色線條。此作不僅利用對比色彩,亦在構圖上使左、右分岔出失調的方向性,拉扯出畫面的張力。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