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005

現代藝術中的「精神空間」在李仲生(1912-1984)創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此所談及的「精神空間」,即是畫面中的構成為非一眼能認出的事物、需經由想像力且用「心」觀看,慢慢地與畫面產生共鳴,此猶如中國藝術山水畫中寫意的境界,當中體會的感受比眼前所見更加重要。 《作品1005》使用橫向發展的長形畫幅,畫面主要由黑、白、紅及褐色所組合,色彩處在畫面中央,以此為圓心向外發散。圓心處交雜的厚重色塊大多保留純色色澤,當中白與紅色最為明顯,相較中心邊緣處輕薄乾擦的黑與白彼此交融,甚至轉為霧濛濛的灰色,若隱若現地出現在四周,促使圓心處因而鮮明厚實起來,進而整個色塊呈現外圍鬆散、中心緊縮的狀態。圓心處白色線條呈垂直和環狀的構成,藉由紅色顏料組成向左傾斜十五度的正三角形,貫穿其構築的空間,突顯畫面中心存在一立體空間。白色環形結構與紅色正三角,兩者造形在畫面中,經由破碎的線條筆觸,緩和一紅一白的對立。畫面中游移且穿梭的紅與白色,與其背後灰暗混濁的黑、褐和灰色,在色調及筆觸上,形成強烈對比效果。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