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生(1912-1984)曾為自己的創作思想做出宣言式的主張,其中他強調獨創性與素描功力的不可分割性,在李氏的觀念裡現代畫中的素描不同於傳統素描,由心理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活動帶動手上的畫筆,自動自發地在畫面上遊走奔馳,超脫理性的束縛,並在此過程中,體會畫面中自然成形的色、面、線條結構,甚至再次進行破壞、重造,藉此創造出技法以及屬於個人的風格。 李氏的油畫相對於水彩作品,較少留白的空間,經常使顏料充斥、填滿畫幅,如《作品084》乍看之下的空白畫面,實則以厚重的白色大量塗抹作為基底,彰顯出湛藍、墨綠、橘紅的飽和與鮮豔。中央以墨綠色沾、點、撇構成碎裂而緊湊相連的塊面,鮮紅色則以乾擦的方式疊加在上方,呈現出基底材細緻的纖維質感,彷彿神經元交錯的複雜網絡。墨綠與鮮紅色之間不僅是色彩間的對比關係,在技法與表現上亦有顯著的衝突視覺效果,而藍色則以大量的水分稀釋,融合成帶有高度透明性的質地,一筆垂直的線穿越畫面中央,而此切割線的左右兩側,則圈出大小不等的橢圓形以及圓弧曲線。李氏奠基的素描功力,自由地在各種媒材間轉換,不變的是他在繪畫平面中始終開拓出個人內在的精神空間以及他塑造出的個人風格。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