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處罰2

新理論的研發是知識的戰場,人不僅是發起知識戰的始作俑者,也是知識傳播的目標對象;此外,對於生命秘密的好奇心,也使人的身體與心靈成為各類知識理論競相研究與探索的標的。「書」是此件作品的重要媒材,書寫著繁密文字的厚實紙頁代表人體所含括的各種知識奧秘,也指涉人們所不斷吸收的資訊。陳龍斌特意在雕造的人形上插滿尖細的鉛筆,意在傳達「人」作為競逐/被競逐、傳播/被傳播者的矛盾處境,也同時意指在資訊無所不在的當代,人們懸浮、漂泊在廣大無垠的知識、資訊流中無法停止、不能落腳的痛苦。當代人必須不斷追逐快速變化、進步的資訊及知識潮流,戒慎恐懼於成為時代落伍者的心理狀態,也是對於身、心的一種無形處罰。 出處:蔡昭儀,《美術丹露一時代的藝術稜鏡一台灣當代藝術》,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6,頁2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