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器與角器

〈石器與角器〉創作於1987年,是盧怡仲於解嚴前後陸續發表的《石器時代》系列重要代表作。此系列創作約略進行於1987年至1992年間,作者將它歸納在創作生涯中的「隱喻階段」。此階段作品多以史前文明的器物劍石器、骨角器、兵器一等作為圖象取材,構圖簡鍊、用色沉鬱、肌理厚重。圖象雖有所本,但顏料堆疊出的曖昧造形,往往帶有抽象的符號化傾向。同時透過幽微光線的營造,使畫面衍生出無限的空間感,讓此系列創作流露出獨特清冷、靜謐的神秘氛圍。而《石器時代》系列,也成為盧怡仲在喧囂的80年代台灣藝壇,獨樹一幟的創作標記。 依據作者自述,〈石器與角器〉一作中「兩塊石器對立,象徵爭鬥:下方平置巨型角器,象徵權柄。...期待藉由宇宙間、或是舞台下光戲劇性氣氛效果突顯靜瑟、冷冽之感。」藝術家圖象指涉的意圖溢於言表。但作者獨到之處並不在於圖像的說明性,反倒是石器、角器的厚重量體,在無重力般的虛空間中「懸浮」所突顯的視覺反差,讓畫面呈現一種抽離現實的異樣時空。儘管構圖對稱穩定,但繪畫呈顯出的視覺心理卻讓人游離不安,帶有濃厚的超現實意味與迷幻般的詩意,言簡意賅而耐人尋味。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